简单而丰富的生命之环/房木生景观(Farmerson Architects)
景观设计,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是房木生景观(Farmerson Architects)一直专注思考的命题。
泰康学院景观工程设计,是房木生景观借助项目背景带来的生命思考,发挥人与自然之景观媒介的一次实践。
泰康商学院的两期建筑分列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南区北端中轴线两侧。
房木生景观承接了连接两期建筑体之间的场地以及二期中庭的景观设计工作。
二期建筑,是两个L形围合为方形的建筑群,中间有一个圆形围廊,围出一个圆形中庭、一个三角形庭院和两个过道空间,整个庭院全部位于地下建筑顶部。
中庭原有设计方案,并已开始施工,由于业主对效果不太满意,故请房木生景观进行改造设计。
房木生团队介入该项目时,中轴铺装和水景基础已基本完成。
“是否保留?如何改造?”成了首要问题。
根据业主要求,中庭在功能上以观赏为主,主要透过一层环形玻璃廊及楼上的玻璃窗观看,中庭俯视的效果是设计中必须回应的问题。
简单中的复杂,是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
因此,中庭的景观,首先是一圈圈渐开的圆环,形成700MM宽的小径,围绕并连接从建筑主轴线延伸进来的静面水体。
就如生命泛开的水波,融进环形的建筑廊道空间里。
从环廊门口进入庭院的步道,作为第二层线条,或宽或窄,弯弯曲曲地连向中间水体。至此,庭院的交通体系完成。
简单的想法,却出现了丰富和复杂的景观空间。
作为种植的“岛”以及其外边缓冲的砾石组成的“沙滩”,穿插在两层交通空间之间,上面堆坡种植,起伏不定。
绿篱与地被花卉草坪,以及乔灌木,各自按照自己独立的逻辑展开,有点有线有面,高兴地生长。在其中,我们还放了一些黄蜡石,也留有可放置雕塑的空间。
植物的多样多态,简单的路径,人们可在其间穿梭停留。
这就是我们想象的“媒介”场景。
我们希望设置这样一种简单的人工媒介,让人们可以轻松地进入自然,并体验自然的丰富与多态。
空间起涟漪,共生祝泰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