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全域旅游游客中心说明
康县所在的甘肃陇南地区,山清水秀,却也算地处偏僻,因此保留了诸多传统村落及原始山水风光。
在新时代以及相关包括高速公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下,
以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一带一路、茶马古道文化、青龙山旅游区等为龙头的全域旅游,成为本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康县全域旅游游客中心的建设,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上日程。
选址。作为全域旅游的游客中心,依托新的旅游开发点(青龙山景区)和已有的待发展的相关场馆(一带一路会址)新旧结合,是巧妙而恰当的。
游客中心选址在长坝镇的吴坝社前平地上,是连接进入康县门户、康县县城、青龙山景区及山根村乡村旅游带等地的交通枢纽,
三条河流在此交汇,在此中心地带上建设一个连接各方景点的“全域旅游游客中心”,是恰当的。
规划。游客中心的规划用建筑、活动广场、水面、山林等元素,呼应青龙山景区及县域其他景区,
通过笔架山廊架等元素营造出康县“笔墨纸砚”格局,本身就可成为景点打造。
同时,呼应青龙山旅游规划中“天龙”主题——蛟龙在水,游客中心建筑主体以龙形蜿蜒形体面貌出现,与倒映青山的大水面共同演绎出“蛟龙在水“的壮丽景观。
建筑。通过蜿蜒扭动及上下错落的瓦面屋顶,营造出一座龙形的建筑形象,同时也与当地传统村落高低错落的建筑形态相呼应。
建筑“龙头“面向青龙山,高昂着头,大部分两层的建筑,两边有两条楼梯走廊交通通道蜿蜒上下,有如“双龙戏珠”。
建筑满足游客中心各部分功能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开放公共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能感受到山光水色和人文百态之美。
山林。在建筑及主要景观场所两边,垂直于主要河道,我们设计了两边各一道山林。
北边,是以“萌虎乐园”为基底的小丘陵,上面种植多样的树木花卉,与水面交相映辉。
南边,隔着进山道路,设置一道更高的丘陵,这道丘陵,是对两侧山体之势的“接应”,上面种植造型别致的松树,
是康县山水如画的小型体现,也是游客中心与一带一路会址场馆的山水过渡,其本身也成为游客爱进入游玩的山林场所。